- [05-04]·艺术设计学院(湘瓷学院) 学生安全文明专项教育活动
- [06-22]·艺术设计学院举办2017届毕业设计作品展
- [06-22]·艺术设计学院举办钢笔淡彩写生作品展
- [06-22]·艺术设计学院召开服装设计本科班师生座谈会
- [06-22]·我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在各类技能大赛喜获佳绩
- [05-27]·关于申报2017年度校级科研课题的通知
作品一:乐上滨水公园景观设计
环艺3171班 刘小瑶 指导老师: 黎凤林
当下,正值国家大力提倡农村城市化,许多的城镇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在上升,但在生活环境上面还没有所提升,村民没有一个可以在日常活动休憩、观赏风景的公共休闲场所。
本设计方案为解决村民茶余饭后可以有一个可供游乐、有活力、有温度与自然的活动空间,将项目分成了三个活动区域:活动区域、休闲区域、观光区域,其中主要道路通过流线型分布穿插于活动区域与休闲区域之间,起到一个良好的互动作用。
项目地周边区域地势平坦,位于整个设计方案最高地势的阳光草坪来讲,给人们创造出高低起伏的感觉。公园主建筑的活动地区通过红、黄、蓝三色营造出颜色的活力感,丰富的主题色彩给予人们积极而独特的活动空间。
其中主建筑为红色环形建筑,对于依山傍水的项目地村民来说,象征着纽带关系,在搭配着有趣的景观小品与活动建筑,为人们打造邻里之间相互交流、休闲活动场所,在人们娱乐游玩的过程中营造出生活的温度感。
在观光区域与周边地区种植可观赏性的乔木与灌木,搭配当地已有的植物,设计出一片自然风景带,结合“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运用透水砖、塑胶混凝土与公园内部景观做到吸水、渗水、蓄水的防护与优化,贴近自然。
总平面图
鸟瞰图
七星瓢虫儿童活动区透视效果图
亲水木栈道透视效果
滨水公园前景
作品二:衡阳幸福河沿岸景观设计
姓名:谭蜜 指导老师:黎凤林
设计区域
位于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幸福河两岸,西至白沙大道 东至铜桥路路,该段长约610米北侧宽36米南侧宽27米
设计理念
设计理念“慢”之文化导入西方“慢生活”理念,提倡一种让人们能回归自然、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生活方式。打造一条串联多种悠闲舒适的“慢生活”场景的特色休闲滨水景观带。“慢”之体验“慢”的实质,是承载闲适与休憩的典型环境
设计元素
设计定位
通过充分发掘突出的地方人文特色,因地制宜结合场地条件,打造幸福河绿道绿色生态的整体风貌
绿道理念
规划设计力求打造及生态风景,健康生活,绿色经济为一体的绿色通廊
设计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
积极创造环境优美,适用舒适,道路便捷,具有宜人尺度的户外活动空间,满足游客休闲观光活动需求;
二.创造合理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土地使用本土出产的植栽、石材、木材等资源创造可持续性发展的河岸景观用本土植栽恢复
水岸的天然生态环境;
三.加强开放空间的基础建设
提高人们的亲水性与水岸的可达性,通过休闲性与活动性的娱乐设施的规划,创造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重点空间;
四.加强周边与水岸之间的联系加强河岸与周边城市道路之间的视觉与空间联系;
通过环境标志的引导与解说作用,吸引人们进入水岸的天然空间。
项目总体平面图
项目节点分析图
项目节点透视效果图
作品三:株洲市天元区·阅界·图书馆景观设计
姓名:伍俊松 指导老师:谭陶然
本案设计是以四栋独立且中空的建筑为外核心,以镂空部分现成的景观部分为内在核心。总占地面积约为34380㎡,建筑占地面积为4890㎡。景观占地面积为4710㎡。
基地部分,依照原本场地内所拥有的水池“顺势而为”设计为现在的流水之源头。
建筑部分,是由ABCD四栋独立式的建筑主体合成。四栋建筑均有镂空部分,镂空空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半椭圆形镂空空间。因此,从常人的视角来看形成了一重笼罩在人们头顶之上的“天”。此外,每懂建筑临近之处设计了一处四分之一圆形向下垂直的“缺角”,四个“缺角”形成了一个圆形天井从而在景观游走之中使人能抬头看见“天外之天”。四栋建筑三大功能,由此体现“阅”通“越”的图书馆名称的设计含义。一个图书馆跨越多种功能的综合性建筑。
景观部分,主要以四栋建筑中间镂空部分所产生的空间为核心,以微地形作为设计思路中所表示的“山”为景观主体,并运用高大乔木,丛林灌木和南方地区的一些低矮植被,进行高低错落的穿插分布;其次用天然石柱竖立在景观空间的中间部分,将其比喻为高耸的悬崖峭壁。使人们在景观当中能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大自然的感觉。从而使微地形与植被和景观相结合,在设计当中形成高低错落绵延起伏,一重接一重的“山和天”让人在人工景观之中切身体会到自然界中的“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真实境界。
总平面图
景观平面图
景观结构分析
建筑结构分析
交通分析图
建筑鸟瞰图
景观鸟瞰图
景观效果图
夜景效果图
作品四:燕子岭小学环境改造设计
姓名:覃典 指导老师:谭陶然
本设计方案是以燕子岭小学现有的景观和建筑为基础,进行重新的建筑外观改造和景观规划和布置,占地共9990㎡,约15亩。
本方案以“多彩校园”为主题,其风格特点是“活力化、多元化、层次感”,运用了大量的色彩和形状,希望激发孩子们对周围环境的探索,我希望燕子岭小学是一个多元的、兼顾运动、创造、环境优美的小学,能对孩子的环保理念、学习环境进行一些改善,同时能促进燕子岭小学的学生向德智体美全方面成长。根据人体工程学,依据学生体型、身高设计适合的景观小品和运动设施,利用学生对色色彩和图形的敏感,融入设计和环境,利用颜色和图形,区分功能区域,增加学生对学习和运动的积极性。同时运用了积木、球、铅笔等学生感兴趣的元素融入设计,增加设计的趣味性,体现出呼应主题的“多样运动、多样元素、多样结构”,在环境改造的同时符合功能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和审美原则。
在建筑部分,运用了镂空和交错的设计,让建筑外观独特并且美观,抬升的体量构成带遮蔽的活动空间,室内外空间相互融合,外墙运用多种彩色瓷砖吸引眼球,充满活力感和温度感。
在景观部分,重新规划空地,体现美观、生态环保、循环利用,运用大量的灌木进行排列和对比,打造景观广场,在不同季节展现不同色彩。种植适宜本地气候的乔木、灌木,保证充足的绿化覆盖率和清新空气。通过种植耐踩踏、耐旱的地被,学生可以在这些绿色设计中学习、玩耍和获得种植自然植物的实践经验,培养环保意识、审美和实践可持续发展。
在公共设施部分,根据人体工程学,依据学生体型、身高设计适合的景观小品和运动设施,如羽毛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台、互动小品玩具等等,增加孩子运动积极性以及与家长、师生的互动,从而激发孩子的兴趣,提高孩子的体质。
总平面图
景观节点图
分析图
鸟瞰图
效果图
剖面图
环境艺术设计教研室
2020年3月20日
- 上一篇:2020届服装综合实训阶段成果汇展
- 下一篇: 2020 届视传、广告综合实训阶段成果汇展